泛函的「实战复盘笔记」

泛函的「实战复盘笔记」

@泛函

你好,我是泛函。
从 22 年年底投身于生成式 AI 的时代浪潮,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人生加速,学到了太多太多,也挣了不少钱,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。
本着「怕什么真理无穷,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」和「build in public」的心态,我每每获得一丁点的进步,都会以复盘笔记的形式分享出来。
所以,从那时到今天,一共在朋友圈写了将近 20 万字。
将这些内容精挑细选,去掉了过时的部分和自我批判后的否定思考,就构成了这个专栏。
这些内容都在即刻等社交媒体免费发过,但可能你去爬楼翻找比较麻烦,所以做了这么个专栏。

157订阅
44内容
36.0k字数

扫码订阅专栏

使用微信扫一扫

这是泛函的AI实战复盘专栏,面向希望用生成式AI提升效率、探索机会的创作者和职场人。内容源自20万字朋友圈实践精选,涵盖工具方案、职业选择与工作流优化,帮你少走弯路、捕捉趋势。专栏侧重真实案例与可复用方法,【先读免费文章】感受是否合拍,再决定深入。

关于这个专栏

我是泛函。2022年底开始,我全面投入生成式AI的浪潮——不是作为旁观者,而是作为深度实践者。这两年,我经历了职业加速、收入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转变,也积累了近20万字的一手复盘笔记。这个专栏,就是把这些实战经验去芜存菁后的结晶。

谁适合来这里?

  • 如果你是一名内容创作者,苦于效率瓶颈,想系统化引入AI工具;
  • 如果你是一名职场人或创业者,关注AI趋势下的新机会与职业选择;
  • 或者你只是希望用AI优化日常 workflow,避免被空洞的理论裹挟。

这里没有“万能模板”或“速成秘诀”,只有被验证过的思路和真实场景的解决方案。

你会遇到什么内容?

专栏目前包含44篇文章,涵盖三个核心维度:

  • 工具链与工作流:比如如何搭建全链路AI创作方案、最适合打工人的产品清单、无缝融入工作的方法;
  • 职业与商业视角:包括AI浪潮中值得加入的公司类型、如何借助“课程”产品提升自身能力;
  • 底层原则与认知:例如AI创作的核心原则、如何将人际关系转化为协作优势。

这些内容都来自即时实践,语言直白、注重可操作性。你甚至会看到我自己批判否定过的部分——因为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。

为什么以专栏形式呈现?

这些内容其实在社交媒体上都免费发布过,但散落在不同平台、时间线里,很难系统翻阅。于是我做了整理和精选,去掉过时信息,保留高价值部分,形成了这个专栏。收点辛苦费,也是对自己持续更新的一种激励。

目前定价49元买断,未来仍会持续增补内容。如果你不确定是否适合,不妨先看看5篇免费文章,比如《发刊词》或《最简单的将AI融入工作流的方法》,感受一下风格和干货密度。

点开目录,找到你最关心的一章开始读吧——希望它能给你带来“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