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钊的AI日报·第五季

黄钊的AI日报·第五季

@hanniman

1、每天5条AI内容点:不是新闻汇总,而是站在12年AI产品经理视角,提炼干货认知、展示“what I see”;取代多数信息渠道、节省时间、获得认知差。
2、已在社群“AI产品经理大本营”发布17个月,用户口碑极佳。
3、适合人群:CEO/CXO/VP、产品总监/PM、技术/投资/媒体人、AI/互联网同行、老师/学生。
4、日更3个月(9月20日~12月20日),仅需90元;1元/天,买断阅读权。
5、福利:免费赠送的AI季度资料包、专属读者群等,具体可咨询乐乐(加v:lelegirl721 ) 。

534订阅
100内容
293.6k字数

扫码订阅专栏

使用微信扫一扫

这是黄钊主理的【AI日报·第五季】,一位有12年经验的AI产品经理,每天为你精筛5条高价值AI认知。不是信息堆砌,而是提供干货视角与认知差,帮你节省大量筛选时间。适合CEO、产品经理、技术人、投资者及所有AI领域学习者。日更3个月仅需90元,附赠资料包与读者群。点击查看免费试读,感受它的信息密度。

如果你每天被AI新闻淹没,却抓不住重点;如果你需要不是“发生了什么”,而是“这为什么重要”、“接下来会怎样”的真实洞察——那么这份日报是为你准备的。

我是黄钊,有12年AI产品经理实战背景。这个专栏的核心,是把我每天看到的、思考的AI领域关键点,以【产品视角】和【认知提炼】的方式,每天5条,交付给你。它不是新闻汇总,而是站在业内视角的“What I See”,帮你省下90%的信息筛选时间,直接获得认知上的差距优势。

谁适合看这个专栏?

  • 决策层(CEO/CXO/VP):快速把握AI趋势与产品动态,辅助战略判断;
  • 产品与研发团队(产品总监/PM/技术同学):深入理解AI产品逻辑与技术边界,激发工作灵感;
  • 投资与媒体人士:捕捉AI领域的关键信号与变量,看清赛道真实水位;
  • 老师、学生与所有AI学习者:系统构建AI认知框架,避免碎片化学习。

你会看到什么内容?

每天5条内容,通常涵盖这些维度:

  • 【行业动态】重要人物访谈、企业战略调整(如奥特曼对尖锐问题的回应实录);
  • 【产品视角】产品逻辑拆解、CEO思维模式(如“夏一平启示录:副职和一把手是两个物种”);
  • 【认知干货】底层思考框架、趋势判断(如“不要在AI上找超级应用”);
  • 【实战参考】全球化思考、技术产品化路径(如PingCAP联创的从0到1经验)。

这些内容来自我对全球AI领域产品、技术、商业的持续追踪与消化,重点永远在于:它为什么重要、如何用起来、背后反映了什么规律

为什么值得持续看?

  • 信息提纯:我已经在社群【AI产品经理大本营】连续更新17个月,用户口碑验证了内容价值;
  • 视角独特:强调产品思维与认知差异,而非表面新闻。很多内容你在其他地方看不到;
  • 性价比高:第五季日更3个月(2024年9月20日至12月20日),90元买断阅读权,相当于每天1元。同时附赠AI季度资料包和专属读者群(可咨询乐乐加V:lelegirl721);
  • 学习灵活:你可以按天跟进,也可以集中查阅历史文章(已有100篇,近30万字)。

常见问题

Q: 完全没有AI背景,能看懂吗? A: 内容注重认知与视角,非技术细节。适合希望理解AI产品与商业逻辑的人,但不建议纯技术初学者。

Q: 更新频率如何?会不会很难跟上? A: 工作日日更,但所有内容可随时回看。建议按自己的节奏阅读,无需每天压力。

Q: 和其他AI资讯专栏有什么区别? A: 区别在于视角——这是产品经理的“内部解读”,重认知提炼和商业判断,而非信息搬运。

Q: 学完能达到什么水平? A: 不会承诺“达到某种水平”,但你会显著提升对AI产品、商业趋势的判断力,建立自己的认知框架。


若你已准备好系统提升AI认知,开始订阅,立即解锁全部100篇内容与每日更新。如果还想进一步确认风格,不妨从免费试读章节开始,找到适合你的学习节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