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铲子,从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学术背景出发,游走于梦境、身体与创造之间的实践者。带领身心学(费登奎斯、舞动等)、写作课程;也做身体疗愈、梦境个案和催眠。
持续在公众号“半位面儿demiplaner”和“等观社”分享。
《白地之下》 是一块阅读试验田。下一年的时间我会更深度地学习、并分享炼金术,主要专注于James Hillman的文本。
每一篇文字,都是从梦中、身体里、日常中、沉默后发出的,它们可能带着诗、带着困惑、带着难以命名。希望你会被深度照见。
这一期序章,将成为未来“具身炼金课程”和社群的前奏。
扫码订阅专栏
使用微信扫一扫
《白地之下》是铲子从语言学与心理学背景出发,结合梦境、身体实践与炼金术阅读的深度专栏。适合对【深度心理学】【具身转化】【荣格与Hillman思想】感兴趣的学习者。专栏以诗性文字与身体体悟,带你潜入炼金术的黑色土壤,照见个人成长中的阴影与创造。点击查看目录,从盐的沉淀到火的恐惧,找到与你共振的章节。
《白地之下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课程”,而是一块正在生长的阅读试验田。专栏主理人铲子,以语言学与心理学为根基,游走于梦境、身体与创造之间,带领你从James Hillman的《炼金心理学》文本出发,探索炼金术如何映射个人转化的深层过程。
专栏以Hillman的《Alchemical Psychology》为核心文本,但不止于理论拆解。每一篇文章都是“读进身体里的词”:
目前专栏已有8篇文章(约9550字),持续更新至7月初,作为未来“具身炼金课程/社群”的前奏。
铲子坚持:炼金既在日常之中,又是深度的个人转化。因此,专栏内容常从梦中、身体反应中或沉默后浮现:
这种写法不提供速成方案,但为你的思考注入可触碰的深度——比如,当读到“盐是痛到灵魂深处的沉淀”,你可能联想到情感关系中的空白如何成为转化前提。
铲子现从事身心学教学与个案工作(费登奎斯、舞动、催眠),同时在公众号“半位面儿demiplaner”和“等观社”分享实践心得。专栏更新频率约每周1-2篇,终身订阅价¥108,买断全部现有与未来内容。
Q: 没有炼金术或心理学基础,能跟上吗?
A: 专栏侧重具身体悟而非理论灌输,适合愿意接受诗性表达与碎片化洞察的学习者。
Q: 和其他心理学课程有什么区别?
A: 这里不追求体系完备,而是从词挖向身体的试验田——Hillman文本是锚点,但更多是个人实践与梦境的交织。
Q: 学完能达到什么效果?
A: 不承诺“解决特定问题”,但可能为你提供深度照见的视角,比如用“黑暗之眼”重新看待创作恐惧或关系困境。
开始订阅,立即解锁8篇完整内容与未来更新;或先从目录入手,选择最触动你的章节进入这片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