憎恨“大词儿”,因为容易以此欺骗自己,以为自己懂了。只有能用前 1000 个最简单的英文单词限定的概念能够讲明白一件事情,才是真的懂得。我在努力逼自己,是否可以用最最简单地大白话,讲明白最最难以理解的 Web3 世界。大多数文章可以在公众号:王建硕 里免费获取。
扫码订阅专栏
使用微信扫一扫
这是王建硕的 Web3 启蒙书,一个用大白话讲透复杂概念的专栏。如果你厌倦了 Web3 领域的“大词儿”和故弄玄虚,这里适合你——用最简单的语言,拆解区块链、加密技术等核心知识,帮你真正理解而非假装懂。内容源自作者亲身实践与思考,40篇文章已积累6万多字。不妨先收藏试读,看看是否合你的胃口。
“憎恨大词儿”是王建硕写作的核心原则。这个专栏不玩虚的,只用最朴实的语言(甚至自我限定用前1000个简单英文单词)来聊清楚 Web3 那些事儿。如果你被各种术语、炒作搞得头晕,却还想搞懂区块链、加密货币、NFT 背后的逻辑,这里或许能给你一个清爽的入口。
王建硕的风格是“从身边事说起”。比如他会从迪拜的天气、人口构成聊到中心化与分布式的隐喻,从热浪体感引出对环境的思考——这种接地气的类比,让复杂技术变得可触摸。
专栏目前有 40 篇文章,总计超过 6 万字,覆盖了 Web3 基础概念、技术解析(如 RSA 加密算法)、行业观察(如“Web3 迷惑行为大赏”)和跨文化思考。每一篇都坚持“深刻就是简单”的理念,拒绝堆砌 jargon,而是用日常语言还原逻辑本质。
例如在《区块链技术是人类最叹为观止的中心化努力》中,他会说:“区块链是一张全球共享的大表”,而不是扔出一堆“分布式账本”“共识机制”这样的术语。这种写法降低门槛,却不降低深度。
读这个专栏,你不会立刻“暴富”或“成为专家”,但你能摆脱一知半解的状态,建立起对 Web3 的扎实认知框架。作者提倡“先弄懂基础再行动”,避免盲目跟风。
所有内容均为终身买断(¥30),无订阅压力。更新节奏稳定,多数文章可先在公众号“王建硕”免费试读,再决定是否入手完整系列。
如果你好奇这种“说人话”的 Web3 解读是否合你口味,不妨先点开目录,找一篇标题最吸引你的试读。比如从《钱到底是什么时候消失的?》或者《Web3 迷惑行为大赏》开始,感受一下这种不忽悠、不夸张的坦诚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