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博旮旯|城市虫洞计划

文博旮旯|城市虫洞计划

@斜阳君

文博旮旯由三位文博爱好者斜阳君、威风堂堂、小郎君共同打造。我们会在这里写一些关于文物古迹、历史文化的普及小文,讲一讲各自访古、看展的有趣故事。
第一季《城市虫洞计划》,我们将以漫游的方式去探寻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南京等城市在不同时空的切片,将日常所见的街道、建筑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勾连起来,讲述城市与人的妙趣故事。本季三位作者各自的主题如下(详细介绍见专栏置顶帖):
远东都会:近代上海的崛起(斜阳君)
帝都梵刹:北京城古寺记(威风堂堂)
双城记:从晚清到民国(小郎君)
购买本专栏可以获得:
①一共 20 篇关于上述主题的文章(每月至少 4 篇)
②三期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直播分享(每位作者一期)
③加入交流群,与三位作者一起交流城市漫游见闻
专栏价格 78,文章与直播视频可永久阅读、回看。
购买后加斜阳君微信 sunsetorz,拉你进交流群。
【作者简介】
斜阳君:喜欢四处闲逛的访古爱好者,试图从历史中挖掘出形塑今日的力量。写过一些古建筑、艺术史相关的文章。
威风堂堂:在北京多家博物馆担任志愿讲解员,累计志愿讲解百余场。看展爱好者,曾在多家媒体上发表展评。
小郎君:唐宋建筑史研究专业,业余爱自然爱人文也爱「小」历史,喜欢探寻史书鲜少书写的历史侧面,写过一些唐史与唐代壁画的文章。

32订阅
7内容
31.9k字数

扫码订阅专栏

使用微信扫一扫

「文博旮旯|城市虫洞计划」是由三位文博爱好者斜阳君、威风堂堂与小郎君共同打造的专栏,适合对城市历史、建筑与人文故事感兴趣的读者。专栏通过20篇深度文章+3场直播,带你漫游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南京等城市的时空切片,勾连日常街道与历史文化。你可以收获新知、激发探索欲,还能加入交流群与作者互动。不妨先读几篇免费内容,感受“虫洞漫游”的趣味~

走进城市的褶皱处

我们常说,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,但有些页码被时光折叠了起来,藏在街角的石雕、寺院的梵钟、老洋房的窗棂背后。「文博旮旯」想做的,正是轻轻展开这些褶皱,带你看一看不同时空的切片。

三位作者——斜阳君、威风堂堂和小郎君——都是长期浸泡在文博领域的爱好者。他们不是正襟危坐的学者,而是喜欢用脚步丈量历史、用故事唤醒记忆的漫游者。在这里,你会发现:历史不是枯燥的年表,而是依然在影响我们今天生活的力量。

你会遇见什么?

专栏第一季定为“城市虫洞计划”,顾名思义,我们想构建一种轻盈的穿越体验。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虫洞入口:

  • 斜阳君负责「远东都会」系列,从上海开埠讲到松江棉业,拆解近代都市的崛起密码;
  • 威风堂堂行走「帝都梵刹」,用志愿讲解员的眼睛,带你读懂北京古寺的建筑细节与历史谜团;
  • 小郎君书写「双城记」,从袁世凯、奉系将领等人物切入,勾勒晚清到民国的社会变迁。

我们坚持轻学术、重叙事的写法,拒绝掉书袋,尽量把考证消化成好读的故事。比如,威风堂堂写智化寺,会带你注意“要走下坡路的山门”;斜阳君谈上海开埠,从外滩最老建筑旁的小园子说起。

适合这样的你
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,这个专栏很可能适合你:

  • 喜欢在城市中散步,却苦于看不懂老建筑的门道;
  • 想去博物馆、古迹,但希望提前做点功课,逛得更深入;
  • 对历史感兴趣,但害怕枯燥的长篇大论;
  • 想通过具体的人与事,理解时代变局的微妙瞬间。

我们不提供“速成秘籍”,但能帮你建立感知历史的习惯——下次走过外滩或智化寺,你或许会多停留一刻,想起某个故事。

内容与更新

专栏包含 20 篇正文(每月至少更新4篇)与3场直播,订阅后可永久阅读与回看。目前已更新7篇,包括4篇免费试读,你可以从《开埠》《智化寺(上)》等篇目入手,感受写作风格。

直播不是单向授课,而是分享漫游见闻、答疑交流。完成后也会留在专栏内,随时可看。

订阅后的小彩蛋

购买后,可加斜阳君微信 sunsetorz 加入读者群。三位作者常在群里分享新发现、回答提问,甚至组织线下探访——是的,我们鼓励你从阅读走向实地。

专栏定价 78 元,相当于一顿咖啡馆简餐的费用,却能长期陪伴你的城市探索。如果犹豫,不妨先点开目录,读两篇免费文章,看看是否合拍。

虫洞已经打开,欢迎一起漫游。